四方集運查詢11月25日訊(四方集運查詢記者 陳玉玲)“醫托”騙錢害命,令人深惡痛絕。泉州中心市區,曾聚集着一個“醫托”團伙,因警方的雷霆出擊,而頃刻覆滅。
2018年5月,位於泉州市豐澤區少林路的仁慈綜合門診部(以下簡稱“仁慈門診”)被起底。這個涉嫌“醫托”詐騙的門診,通過僱傭醫托假冒三甲醫院的醫生和導醫,誘騙患者前來就診,由沒有醫生資質的人誘導患者過度治療,藉機收取高額手術費。
泉州鯉城警方介入調查後,抓獲13名涉案人員,幕後老闆温某鑫被列為網上追逃人員。據統計,該案的受害者有93人,涉案金額超52萬元。目前,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有了新進展,昨日,温某鑫在家人的陪同下,到鯉城公安分局金龍派出所投案。
圖為嫌疑人温某鑫
100元能治的病,被騙仁慈門診花了5000多元沒治好
2018年4月2日,在泉州打工的王小姐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診。因為當時正值午休時間,掛號台沒有人,在大廳一熱心女子的“介紹”下,王小姐來到了仁慈門診就醫。經過門診“醫生”的檢查,王小姐被診斷患有婦科疾病,“醫生”建議手術治療。
不想,在手術過程中,“醫生”又告知其身上還有其他病症,治療還要多花4000多元。躺在手術枱上的王小姐進退兩難,只好答應繼續治療。最後,她在這家門診一共花了5000多元。術後隔日,王小姐因身體不適到別的醫院檢查,拿到的報告與仁慈門診完全不同,且只花了100元就治好了病。此時,王小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。
2個月有93人受害,13人被抓
隨着警方深入調查,像王小姐這樣的受害者不在少數。對此,鯉城警方高度重視,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,破獲一個分工明確的“醫托”團伙,逮捕了13名涉案人員。
民警介紹,這個犯罪團伙分工明確,有人充當“醫托”,扮演患者、醫院導診,以“人多掛不到號”、“專業醫院更好”、“醫生到其他地方坐診”等理由,將被害人騙到私人門診,再由無醫師資格的“小醫生”冒充正規醫生,以虛構、誇大病情為手段,邊治療邊加價,騙取被害人錢財。
據統計,仁慈門診從2018年4月開業,實際營業2個月左右,受害者達93人,多是來泉務工的女性,年齡20到30歲之間,被騙金額從2000元到10000元不等,總涉案金額為52萬餘元。
賣廢品住山洞,幕後老闆逃亡兩年終投案
雖然鯉城法院已對該案的部分涉案人員進行判決,但門診老闆温某鑫仍在逃,被公安機關列為在逃人員。昨天上午9時許,温某鑫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鯉城公安分局金龍派出所投案。
據派出所民警介紹,案發後,他們將温某鑫列為網上逃犯。從2018年6月至今,嫌疑人温某鑫一直四處逃亡,但警方沒有放棄追逃工作,一方面繼續偵查,另一方面也幾次前往嫌疑人老家,通過現場勸説、寄信件、打電話等方式,給家屬做思想工作。
今年54歲的温某鑫,老家在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,畢業於家鄉一家醫專學校,從19歲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。多年前,他前往深圳打工,在當地一家醫院從事後勤工作,每月能領到五六千元工資。2018年4月,他出資30餘萬元和朋友肖某一起購買了仁慈門診的股份。雖然他是這家門診的幕後老闆,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深圳工作,很少出現在仁慈門診。
東窗事發後,温某鑫心裏害怕,馬上離開深圳,開始了東躲西藏的生活。兩年來,他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廣東一帶,餓了就喝礦泉水、吃麪包,累了就在找山洞、涵洞休息。温某鑫説,他不敢拋頭露面,沒有固定的工作,也沒有固定的收入,為了賺錢,甚至賣起了廢品。
“觸犯了法律,我感到很後悔。”在審訊過程中,温某説到家中的父母不禁聲淚俱下,幾度掩面擦淚。他説,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、體弱多病,在逃亡的兩年裏,他徹底跟家人失去聯絡,逢年過節沒辦法陪伴父母,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。多天前,他終於鼓起勇氣聯繫家人,給唯一記得號碼的父親打了個電話,説了自己想要投案自首的想法。隨後,他離開廣東回到江西老家,跟年邁的父母見了一面,並由弟弟陪伴他來投案。
目前,本起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。
【四方集運查詢】
為了打擊“醫托”,鯉城警方把警務室開到了轄區的幾家公立醫院裏,加大宣傳力度,從源頭上加強對“醫托”的打擊力度。
鯉城警方提醒,市民看病就醫,應選擇正規的醫療場所,提高警惕,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,有疑問可找諮詢台或者服務中心諮詢,謹防上當受騙。若發現自己遇到“醫托”詐騙,要第一時間報警。